鑫和白酒网

,为广大酒友提供名酒品牌价格排行资讯、健康品酒知识!

时间的印记:勃艮第葡萄酒发展史

2024-01-11 06:17:53 鑫和白酒网 0 手机版

勃艮第葡萄种植已有两千年悠久历史,如今世界著名的罗曼尼康帝、勒桦和伏旧园等酒庄均出自勃艮第,全球最贵的十款顶级葡萄酒有七款都产自勃艮第! 

在葡萄酒界流传着一句话:每个酒迷在探索葡萄酒的路上,最后发现“条条大路都通向勃艮第”。因为很多人喝遍全球后,最后都会爱是勃艮第葡萄酒。 

也许你并不信,也许你已有自己最爱的产区。但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勃艮第会有这样的传说。从今天开始,小酒窝将带大家一起探秘法国葡萄酒另一重要产区——勃艮第产区。勃艮第专题长文第一篇,让我们依然从历史看现在。 

回望勃艮第葡萄酒历史,尊重自然,重视风土,似乎这里才是真正将“风土”演绎到极致的产区。走过的每一阶段,都带着时间的印记;人与时间携手共进,在每一片独具特点的葡萄园里,酿出一瓶又一瓶令人称奇的顶级佳品。 

以前,针对不同国家的出口市场,勃艮第葡萄酒产区的称谓都不一样。比如,英美市场的勃艮第产区称为“Burgundy”,德国市场称为“Burgund”,而其他国家的市场使用的称谓都不同。为了统一对外形象,现已全部改为传统的法语称谓“Bourgogne”。 

公元1世纪:勃艮第葡萄园初具规模 

公元前52年,高卢起义英雄维钦托利(Vercingetorix)带领阿维尔尼人(Arverni)向凯撒大帝(GaiusJuliusCaesar)宣战,并在格戈维亚(Gergovia)取得胜利。 

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两军在阿莱西亚(Alesia)再次交战,这一次维钦托利被迫投降,也意味着高卢战争最终结束,凯撒大帝统治高卢的时期正式开始。 

征服高卢后,古罗马人迅速将高卢的市镇罗马化,不仅引入拉丁语,还将许多原有的市镇遗弃,重新修建的城镇规划以交通便利为主要考虑点,不再像以前只是为了防御入侵。 

公元前44年,凯撒大帝遇刺身亡后,其养子屋大维(GaiusOctaviusThurinus)继承大权,并为平息罗马共和国内战做出重大贡献。公元前27年1月,屋大维被元老院赐予“奥古斯都”(Augustus)封号,之后成为罗马帝国皇帝,也使用这一封号名为“奥古斯都·凯撒”(AugustusCaesar)。    

奥古斯都在勃艮第地区建立了新省会奥顿(Autun,全称为Augustodunum),取代了原有的省会比布拉克特(Bibracte)。在此之前,居住在勃艮第贝弗雷山(MontBeuvray)比布拉克特的凯尔特高卢人就已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不过都是从意大利带回,而且当时运输葡萄酒还是使用的安菲拉双耳酒罐(amphora)。 

现代考古学家在比布拉克特古城挖掘出成千上万个意大利安菲拉双耳酒罐遗迹,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或1世纪,也证实了高卢和罗马之间确实存在葡萄酒贸易。 

罗马人占领高卢后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为了满足本国士兵和高卢人对葡萄酒的需求,罗马人在勃艮第索恩河谷朝阳的山坡上种植了大量葡萄树,之后逐渐形成规模,在1世纪下半叶得以蓬勃发展。 

久而久之,罗马人也积累了许多葡萄种植和酿酒方面的专业经验,高卢人还发明了橡木桶来运输葡萄酒,而不再使用原来的意大利安菲拉双耳酒罐运输。 

勃艮第地区人们日常饮食方面,葡萄酒也开始取代凯尔特啤酒成为大家最爱的配餐饮品,饮用葡萄酒变得越来越流行。从2世纪开始,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对整个勃艮第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过几个世纪的葡萄园种植扩张,到了公元4世纪勃艮第就以出产高品质葡萄酒而闻名,关于勃艮第葡萄种植最早的文字记录也形成于此期间。当时,公元312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Augustus)巡游奥顿,著名的演说家兼奥顿大学校长欧米内斯(Eumenes)向大帝致辞时提到勃艮第葡萄园。 

小历史: 

古罗马时代人们喝葡萄酒的方式跟我们现在完全不同。那时的葡萄酒会加一些香草、香料和水果调味,并且还会添加蜂蜜甚至盐来延长保质期。 

另外,罗马人喝葡萄酒时总会加点水把酒稀释后再喝。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上帝才能喝纯酒。一些历史学家还认为,冲淡葡萄酒是延缓或防止喝醉酒的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 

比如说,普通士兵团的军备用酒比例是水掺葡萄酒24:1。如果举办宴会,在开始前,主人会召集几位客人来参加“酒宴讨论会”,决定用多少水来掺当天晚上要喝的葡萄酒。 

可是,高卢人被认定为野蛮人,因为他们根本不掺水,而是直接喝纯葡萄酒! 

11世纪:勃艮第葡萄酒风靡欧洲 

中世纪时期,人们对葡萄酒酿造的认知不断加深,也逐步确定了勃艮第葡萄酒产区哪些风土最适宜酿酒葡萄生长,比如博纳(Beaune)周边的山坡上。 

然而,在公元5世纪,蛮族(Barbarian)入侵导致了罗马帝国的最终分裂灭亡,日尔曼部落勃艮第人(Burgundii)入侵后在此定居。到了公元534年,勃艮第王国被归为法兰克王国(Frankishkingdom)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s)统治下的一个小国。 

后来,公元751年,勃艮第又归为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s)统治之下。到了公元9世纪,加洛林王朝分裂后,勃艮第又被分成了上勃艮第王国、下勃艮第王国和勃艮第公国(我们说的勃艮第就属于公国)。 

之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勃艮第公国的修道院也越来越多,主要以两大教会为主,也就是909年在克吕尼(Cluny)修建的本笃会修道院(Benedictineabbey),以及圣罗伯特(SaintRobertofMolesme)1098年在西多(Cîteaux)修建的西多会修道院(Cistercianabbey)。 

葡萄酒象征着耶稣之血,逐渐变成了神圣的宗教饮品,是基督教仪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修道院成为勃艮第葡萄酒生产的主要力量。 

在此时期,宗教的地位极高,教皇和教徒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勃艮第当地贵族常赠送土地给修道院,因此本笃会拥有了大量的地产,再通过收购邻近的土地来不断扩张。 

本笃会的地产则要集中在夏隆丘(CôteChalonnaise)和马贡区(Mâcon),以及更靠北的一些葡萄园,包括现在的罗曼尼-圣维旺(Romanée-Saint-Vivant)。

 

葡萄酒也成为财富的象征,本笃会不断发展壮大,教徒们也逐渐迷失在奢侈的生活当中,忘记了简朴的修行之道。圣伯纳德·克莱尔沃(SaintBernarddeClairvaux)对此大为恼火,觉得本笃会教徒完全违背了教条初衷,因此于1112年加入西多会修道院并进行改建,逐渐发展出严格遵守教规的西多会教徒,并着白色教衣,因此也成为“白衣教士”。 

1115年,圣伯纳德带领教徒们开垦出后来风景优美的伏旧园(ClosdeVougeot),成为他此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伏旧园由零零散散的田块慢慢发展起来,这都要归功于西多会教徒圣洁和勤奋的精神。 

西多会的地产主要集中在博纳丘(CôtedeBeaune)和夜丘(CôtedeNuits),以及夏布利(Chablis)和索恩河畔沙隆(Chalon-sur-Saône)附近的一些地块。 

公元12世纪,教徒们严格遵守“祈祷加劳动”的生活方式,勤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活动,但是最开始酿酒主要是用于弥撒仪式。由于他们在酿酒方法上一丝不苟,记录每次的测试过程,比较不同葡萄品种和不同地块的生长情况,并在霜冻期间采集样本等等,辛勤的付出极大地发展了葡萄酒酿造工艺,也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和产量。就这样,他们酿造的葡萄酒也能有些剩余,可以用来出售。 

到了15世纪,修道院葡萄酒的品质在全欧洲得到广泛认可。大大小小的修道院都为了维护自家的声誉,而全力以赴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 

在这个经常被战乱困扰的中世纪时期,教徒们却能独守一方和平。他们磨练出独特的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代代相传下去。从葡萄藤修枝方法到挑选葡萄品种,到如何妥善储存葡萄酒,每一个流程都严格缜密,为勃艮第葡萄酒的美誉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此之外,他们还为有关“风土”的两个基本概念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Climats风土地块:是指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环境精确划分出的地块。不同地块出产的葡萄酒品质也不同,教徒们根据葡萄酒的品质对地块进行仔细分类。如今,勃艮第葡萄酒产区有数千个气候地块,其中一些在全球都享有盛誉。 

Clos葡萄园地块:是指用围墙包围起来的风土地块,那时教徒为了保护葡萄藤不受动物侵害而筑建围墙。这种葡萄园地块成为勃艮第葡萄酒产区一道靓丽风景线,也代表着当地传统的延续:在中世纪和大革命之间这段时期,有些葡萄园地块只有一两个所有者(如今一块地有众多所有者)。 

当然,修道院只负责酿造高品质葡萄酒,而推广勃艮第葡萄酒的功臣还要算上当地的公爵和贵族们,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菲利普·瓦卢瓦(PhilippedeValois)! 

从14世纪开始,随着勃艮第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拥有众多葡萄园的勃艮第公爵也享有着巨大的经济财富和政治地位。那时,葡萄酒就代表着权力和财富,也是品位和文雅的象征。 

1356年,年仅14岁的菲利普·瓦卢瓦在普瓦捷战役(BattleofPoitiers,英法百年战争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中披挂上阵,其父即法王约翰二世(JohnIleBon)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大胆菲利普”(PhilippetheBold)。 

1361年,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一世(PhilippedeRouvres)去世,法王收回勃艮第公国,并于1364年奖赏给儿子大胆菲利普,后来瓦卢瓦-勃艮第王朝(HouseofValois-Bourgogne)将勃艮第公国发展成了富强的大国。 

迎娶了弗兰德斯公国的继承人玛格丽特(MargaretofFlanders)之后,大胆菲利普统治的领土也扩大到了如今的比利时地界。而且,他还亲自监管着勃艮第的葡萄园,很快就成为领地最佳葡萄酒推广大使。 

1395年,大胆菲利普颁布了一项法令——这也是史上第一个与葡萄酒和葡萄种植有关的法规,而他的初衷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考虑“葡萄酒是人类最好、最珍贵、最令人愉悦的营养品”,同时也是为勃艮第葡萄酒品质提供保障。 

法令主要涉及到勃艮第产区两种葡萄的种植问题: 

严禁种植佳美(Gamay) 

佳美是一种高产且能抵抗各种疾害的葡萄品种,大胆菲利普称之为“邪恶不忠”的葡萄。在中世纪时期种植非常广泛,常被小型种植者用来大批量生产日常饮用的葡萄酒。普通百姓都很喜欢喝佳美葡萄酒,但是却不太受贵族君主的待见,主要是害怕有损勃艮第高品质葡萄酒的形象。 

禁令基本覆盖了当时的勃艮第葡萄酒产区,重点在博纳丘和夜丘,但并不包括现在的马贡内(Mâconnais)。 

大力推行黑皮诺(PinotNoir) 

黑皮诺的产量极低,但是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更为复杂,多用来出口到勃艮第以外的地区。大胆菲利普本人是黑皮诺的超级粉丝。 

除此之外,大胆菲利普还禁止对葡萄地进行人工干预,比如使用天然粪肥来肥田。这些改变确实促进了勃艮第葡萄酒产业飞速发展,而且葡萄酒品质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勃艮第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胆菲利普和他的岳父将勃艮第葡萄酒推广到法国东南部阿维尼翁(Avignon)的教皇宫殿,甚至法国巴黎等地区。 

据说,1395年他在城里待了几个月,经常举办奢华的晚宴,宴会上全是博纳葡萄酒,总共喝掉了8万公升,相当于10.4万瓶! 

另外,大胆菲利普还在瓦卢瓦家族推行两个传统,一是偏爱黑皮诺葡萄酒,而是推广勃艮第葡萄酒,这两个传统由家族后代一直传承下去。 

勃艮第葡萄酒对瓦卢瓦-勃艮第王朝来说也具有强大的政治价值,而且公爵们也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1429年,为了促进天主教的传播,大胆菲利普的孙子菲利普三世(PhilippeIIIleBon)在布鲁日(Bruges)创建立了金羊毛骑士团(GoldenFleece),而勃艮第葡萄酒则是骑士们最爱喝的酒。 

从那时起,勃艮第葡萄酒逐渐风靡于整个欧洲上流社会,从贵族到资产阶级都爱喝勃艮第博纳葡萄酒,开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日常饮用的葡萄酒也继续蓬勃发展,主要供应给勃艮第的普通百姓和小中产阶级。 

尽管1395年颁布了禁令,人们还是逐渐恢复了佳美的种植。在1935年引入原产地命名保护制度(Appellationsd’OrigineContrôlée,简称AOC)之前,它在勃艮第葡萄酒产区一直保持着稳固的地位。 

小历史: 

1443年,勃艮第公国的首相大臣尼古拉·罗兰(NicolasRolin)和他的妻子吉贡·莎琳(GuigonedeSalins)修建了博纳救济医院(HospicesdeBeaune)。 

这家救济医院专为贫民而建,收入主要来源于自有葡萄园。几个世纪以来,受富有贵族遗赠的土地或钱财不断增加,博纳救济院也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去博纳旅游的话,救济院还建了博物馆,可以看到保留完好的宏伟华丽的哥特式建筑。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博纳救济院都会举办葡萄酒拍卖会,为救济院和博物馆运营筹集资金。 

17世纪:勃艮第葡萄酒从皇室到美洲 

17世纪,勃艮第各种宗教组织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所以他们就逐渐把葡萄园卖给当地那些很看重葡萄酒的贵族和资产阶级。 

而彼时在法国宫廷中最得宠的是香槟酒(Champagne),只不过当时香槟的酿造方式跟勃艮第葡萄酒很像,也是静止葡萄酒,而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香槟起泡酒。然而,不久勃艮第葡萄酒在法国皇室的命运从此改写了! 

1693年,法王路易十四(LouisXIV)的御医法贡(Guy-CrescentFagon)建议国王以后用“老勃艮第葡萄酒”作为日常膳食饮品,国王听从了御医的建议,而后“法贡的药方”(OrdonnancedeFagon)确实让国王变得更健康。 

从那时起,法国宫廷便开始流行喝勃艮第葡萄酒。并且这种潮流到了路易十五(LouisXV)和路易十六(LouisXVI)掌权时期也依然风靡,可以说整个法国贵族都对勃艮第葡萄酒无限热爱!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马贡内的一位酿酒师克劳德·布罗斯(ClaudeBrosse)带着自家酿的几桶葡萄酒到访凡尔赛宫(Versailles)。为了让国王试试他酿的葡萄酒,克劳德成为上门推销的先驱人物。 

18世纪,勃艮第葡萄酒贸易蓬勃发展,催生出新型销售方式,酒商(négociants-éleveurs)应运而生。酒商直接从种植者那里购买葡萄酒,然后在自有酒窖中陈酿一段时间后再出售。勃艮第地区第一家酒商公司由伊德姆·钱皮(EdmeChampy)于1720年创建。 

这些富有激情的酒商们为勃艮第葡萄酒在国外的流行做出了更大贡献,他们的商业活动激发了法国境外对勃艮第葡萄酒产生极大兴趣。 

大英帝国是勃艮第葡萄酒海外的主要市场之一,而且介绍勃艮第葡萄酒的第一本书就是1728年在伦敦出版的,书的作者是修道院院长克劳德·阿诺克斯(ClaudeArnoux),书中还详细列举了根据产区和风土分类的每个村庄最好的葡萄酒及其品鉴记录,阿诺克斯院长算得上是葡萄酒品鉴分析第一人。 

可以说18世纪启蒙时期(AgeofEnlightenment)是勃艮第葡萄酒向世人展示其卓越之处的黄金时期。科学家们想要通过研究确定这些葡萄酒的高品质到底是得益于葡萄品种、土壤、当地气候,还是酿酒师的高超技术。 

勃艮第葡萄酒爱好者在品鉴时使用的品酒词汇量也有扩充,谈论酒色、香气和口感时,使用的术语越来越精确。 

到了18世纪中期,玻璃酒瓶的普及使葡萄酒运输变得更加便利,在此之前,葡萄酒都是按橡木桶销售和运输。这也使得勃艮第葡萄酒的陈酿时间更长,从而演变出更复杂显著的香气。 

从此,勃艮第陈年葡萄酒的价值变得更高,也更受追捧。与此同时,日常饮用的葡萄酒也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模仿资产阶级的生活习惯。 

1787年,顶级勃艮第葡萄酒的美名传到了大西洋对岸。那年,时任美国驻法大使、后来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游访了勃艮第葡萄酒产区。他是首个有记录证明对勃艮第进行客观评价的外国人,并且对勃艮第葡萄酒的等级划分至今仍适用。在他的影响下,勃艮第葡萄酒被运送到了美国白宫。 

两年后,法国大革命使得旧政权垮台,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被废除,宗教组织和贵族拥有的大部分地产被没收、分割,并以国有资产被公开拍卖。勃艮第较大的庄园都被分割成小块地产,主要被当地和巴黎的一些资产阶级买下。 

再加上拿破仑法典(CodeNapoléon)的出台,规定所有子女平均继承遗产,勃艮第的葡萄园也一代一代被分割得越来越小。 

这种地产的重新分配,开启了勃艮第葡萄酒产区的发展史新的篇章,产区格局也就此改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勃艮第葡萄酒的卓越美誉! 

小历史: 

1760年,波旁王朝的路易·弗朗索瓦(Louis-FrançoisdeBourbon)即康帝亲王(PrinceofConti)高价购得罗曼尼特级园(LaRomanée),该葡萄园是属于圣维旺修道院在沃恩(Vosne)的一块葡萄园。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康帝家族的资产也被没收。但是,当进行地产分割时,罗曼尼特级园竟幸免于难没被分割。虽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旧政权被废除,罗曼尼特级园却幸运地延用了康帝亲王的名称罗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仍然象征着威望和超群! 

19世纪:勃艮第葡萄酒的黄金时代 

19世纪,拿破仑一世(NapoléonI)用餐时就只喝勃艮第香贝丹(Chambertin)特级园的葡萄酒。而且,远在俄罗斯和美国的美食家们也对勃艮第葡萄酒赞赏有加。 

富有的勃艮第酒商家族将勃艮第葡萄酒在酒窖中陈酿后装瓶或装桶,然后将这些精致优雅的葡萄酒出口到各地,勃艮第葡萄酒销量激增。 

在早期现代酿酒技术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勃艮第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加糖 

1801年,化学家让-安托万·查普尔(Jean-AntoineChaptal)发明了加糖工艺(Chaptalization)。是指在葡萄发酵前或发酵过程中在葡萄汁中添加糖,这种方法可以在糖分过低时通过加糖能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从而使葡萄酒保存更长时间。 

不过,加糖工艺也受到严格管控,只用于年成不好引起的糖分过低的葡萄酿造。 

微生物作用 

1866年,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发现在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葡萄酒会变成醋。这一重要发现使酿酒师更注重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保存时效。 

葡萄园管理 

1868年,朱尔斯·盖约博士(Dr.JulesGuyot)写了一篇论文,文中建议了许多葡萄酒种植新方法,可以更好地管理葡萄园和栽培葡萄藤。比如,他建议每隔一定时间清理葡萄藤行列,这样就更方便使用马拉犁耕田。 

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也在想更好的办法根据葡萄种植的地块和葡萄酒的品质来对其进行分类。最早的分类方案在1827年和1831年就已提出,1855年拉瓦勒博士(Dr.Lavalle)对这些分类重新修订,出版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书籍《金丘顶级葡萄酒的历史和数据》(HistoireetStatistiquedelaVignedeGrandsVinsdelaCôte-d’Or),他将勃艮第葡萄酒分为以下几类: 

杰出的葡萄酒:这个类别包括最负盛名的罗曼尼康帝和伏旧园,随后被细分为两类,即“一等特级园”(têtedecuvéenuméroun)和“二等特级园”(têtedecuvéenumérodeux)。 

一级园(Premièrecuvée)和二级园(deuxièmecuvée)葡萄酒:这个类别包括除特级园之外的其他葡萄酒。 

1830年至1840年间,勃艮第葡萄园也受到了席卷欧洲的飞蛾袭击。不久,又爆发了葡萄藤白粉病,但是幸好最后都找到了解决办法。 

1851年,巴黎—第戎的铁路线修建促使勃艮第葡萄酒产业获得蓬勃发展,在遭受两次大规模病害袭击之后能得以恢复。 

博纳农业和种植委员会(Comitéd’AgricultureetdeViticulturedeBeaune)根据拉瓦勒博士书籍的分级制度于1861年制定了官方分级名单,对出产勃艮第优质葡萄酒的葡萄园进行划分,以期在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LondonExposition)上展示成果。 

然而,当勃艮第葡萄酒发展得顺风顺水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就是从1875年开始爆发的葡萄根瘤蚜虫害(phylloxera)。根瘤蚜来自美国,是一种会完全损毁植物的虫子,而且杀虫剂完全不起作用。 

后来种植者们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嫁接法,也就是用法国本土的葡萄植株嫁接到美国砧木上,美国葡萄植株根茎对根瘤蚜具有天然的耐抗性,且对酿造出的葡萄酒没有任何影响。但是1885年美国砧木都是非法进口的,直到1887年才正式得到官方许可。 

三十年后,按照盖约博士当年的建议,勃艮第葡萄园重新种植和布局,产区面貌焕然一新。这种新的葡萄园格局也更方便农业机械进入使用。 

小历史: 

在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的科幻小说《环月旅行》(AroundtheMoon)中,讲述了三个人出发去探索月球的故事。为了达成目标,他们从巨大的太空枪中用子弹状的推动器发射到月球。当他们到达月球时,开了一瓶夜丘-圣乔治葡萄酒(Nuits-Saint-Georges)来庆祝! 

为了纪念这一文学著作,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strong)乘坐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时,将一瓶夜丘-圣乔治葡萄酒的酒标也带到了月球上,并把它留在了月球。 

20世纪:勃艮第葡萄酒全球知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勃艮第和其他地区的法国人一起被征召参战。葡萄酒生产活动也放缓了速度,战乱中断了对德国和比利时的葡萄酒出口贸易,1917年的十月革命也关闭了出口俄罗斯的市场。 

战争结束后,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许多种植户发现他们不得不卖掉一些葡萄园来维持生计,这些葡萄园就被一些小型酒庄买下,其中有些后来成了非常知名的酒庄。 

随着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为了促进勃艮第葡萄酒销售,对产区内葡萄酒进行分级认证的想法逐渐形成。并以此通过认证葡萄酒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原产地名望。 

1935年,法国葡萄酒引入AOC法定产区分级制度。截至目前,勃艮第葡萄酒产区现有84个AOC法定产区,即在特定产区范围内,按照精确严格的标准(栽培和酿酒技术、产量、葡萄品种等)生产的葡萄酒。 

自此1930年代开始,酒庄为了开发新市场,绕过酒商直接开展对外推广活动,而且做得非常成功,直到现在都延用这种直接销售的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勃艮第的葡萄园被战火摧毁,战后种植户们也开始使用化肥来肥田。刚开始,使用化肥取得的效果确实很好,1950年代那事年,勃艮第葡萄酒非常成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植户继续依赖于化肥,葡萄地里的土壤变得毫无生机,生长出的葡萄品质也不断下降。另外,肥料中的钾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使土壤的酸度也降低,葡萄的酸度也很低。 

当然,使用化肥增加了葡萄产量,这对那些资金短缺的酒农来说是好事。可是,不论是13世纪使用的天然粪肥,还是20世纪使用的化肥,其结果都是导致葡萄酒变得清瘦、寡淡。 

所以,对很多葡萄酒迷来说,七八十年代是勃艮第葡萄酒的低谷期。还好,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酒农们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践行更为温和、自然的种植方式,比如有机种植或者生物动力法、可持续发展种植,回归祖先的老传统变得越来越普遍。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土地保持天然原始的活力状态。 

勃艮第产区也开始重视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等,以此机会来推广勃艮第葡萄酒。随之创办了一系列机构和活动,其中包括: 

莫尔索葡萄酒节LaPauléedeMeursault 

“Paulée”一词是莫尔索当地的术语,表示酒庄为工人们举办的庆祝丰收晚宴。发起人是拉芳酒庄(DomainedesComtesLafon)庄主朱尔斯·拉芳(JulesLafon),并得到第戎激进议员加斯顿·杰拉德(GastonGerard)和庄主雅克·普利尔(JacquesPrieur)的支持。 

自1932年以来,每年在博纳救济院葡萄酒拍卖会结束后的周一,莫尔索葡萄酒节都会在莫尔索酒庄(ChâteaudeMeursault)举办,以庆祝当年的丰收。 

莫尔索葡萄酒节已发展成为官方认可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性葡萄酒节,每位参加宴会的来客都会带上一瓶他们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好酒,所以常常会有一些传奇的、稀世好酒出现在葡萄酒节,不仅有勃艮第当地的陈年老酒,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好酒。 

勃艮第品酒骑士团ConfrériedesChevaliersduTastevin 

1934年,隆布莱酒庄(ClosdesLambrays)联合创始人卡米尔·罗迪尔(CamilleRodier)与法维莱酒庄(DomaineFaiveley)庄主乔治·法维莱(GeorgesFaiveley)一起创办了勃艮第品酒骑士团。其灵感来自于中世纪时期的骑士以及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Molière)和拉伯雷(Rabelais)。当时正值美国禁酒令导致勃艮第葡萄酒出口危机。 

如今,勃艮第创建的一些兄弟组织都是以品酒骑士团为“母体”发展起来的。每年在博纳救济院葡萄酒拍卖会的前一天周六,勃艮第品酒骑士团会在大本营伏旧园酒庄举办盛大的葡萄酒狂欢晚会。 

另外,每年两场的“勃艮第骑士团年度酒评会”(Tastevinage)也是骑士团组织开办,用来评选出勃艮第品质出众的葡萄酒。据说,参选的酒庄总是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你愿意用这款葡萄酒招待你的客人吗?” 

圣-文森特葡萄酒节Saint-VincentTournante 

自1938年开始,圣-文森特葡萄酒节每年一月底在勃艮第不同的村庄举行,该节日是以酿酒师的守护神“文森特”命名。圣-文森特葡萄酒节也带动了其他许多庆祝活动和品酒活动也非常成功。产区能借此机会推广葡萄酒,也能提前庆祝春天的到来和葡萄藤新一年生长周期的开始。 

此外,从20世纪开始,博纳救济院的葡萄酒拍卖会也发展成为国际活动,博纳作为勃艮第葡萄酒中心城市每年都要接待两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且在勃艮第葡萄酒发展史上,20世纪还有一些跟葡萄酒产业有关的机构崛起,并且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合作社Cooperatives 

1923年,夏布利人酒业合作社(Chablisienne)在约纳省成立,这是勃艮第产区第一家旨在促进葡萄酒销售的农业合作社。这种以合作社销售葡萄酒的模式在整个勃艮第南部产区都很流行,现在大多数葡萄酒合作社还在运营,共有16家农业合作社掌管着15-20%勃艮第葡萄酒的销量。 

勃艮第葡萄酒行业协会BourgogneWineBoard(简称BIVB) 

勃艮第葡萄酒行业协会汇集了勃艮第产区的酿酒师、合作社和酒商等专业人士。它于1989年由科多尔省(Côte-d’Or)、约纳省(Yonne)和索恩-卢瓦尔省(Saône-and-Loire)的酒业协会合并而成。 

勃艮第大学朱尔斯·盖约葡萄酒学院InstitutJulesGuyot-InstitutUniversitairedelaVigneetduVin 

盖约葡萄酒学院于1995年在法国第戎(Dijon)开办,提供葡萄酒相关领域的专业培训,包括葡萄酒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销售、葡萄酒酿造学和葡萄酒旅游等。 

小历史: 

1936年12月8日,莫雷-圣丹尼(Morey-Saint-Denis)成为第一个被认证为AOC法定产区的勃艮第产区。随后勃艮第陆续有了更多认证的AOC法定产区,有效保证了勃艮第葡萄酒的真实可靠性。 

21世纪:Climats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7月4日,勃艮第产区独特的石墙葡萄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此次被列入UNESCO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包括博纳丘和夜丘,以及第戎和博纳一些城镇绵延长达60公里的狭长葡萄园地块,总共覆盖142个村庄。 

作为全球风土葡萄酒酿造的典范,勃艮第产区数个世纪以来的名声都建立在这些一块一块的石墙葡萄园上。大自然与人类通力协作,一起创造出这1000多个单独的葡萄园地块,它们根据出产葡萄酒的品质被精确划分成不同等级,散落在这些产区不同的种植区村庄内。 

2000年以来,勃艮第葡萄酒产区展现了其适应气候、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其发展史上,对葡萄酒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环境保护是永恒的话题。申遗成功后,对勃艮第葡萄酒贸易以及所有热爱这个产区的人来说都是大好消息。 

独特的石墙葡萄园景观得到了国际认可,也激励勃艮第产区的子孙后代为保存这一独特的、已有2000年历史的文化遗产而继续努力,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虽说这一块一块像拼图一样的田地都各自独立,又因为同为“勃艮第”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世世代代的葡萄种植者们秉承着“不抬头看头,而俯身看地”的信念,维护着在滚滚历史浪潮里流传下来的葡萄园地块,在尊重土地和酿造好酒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

相关文章